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農作物種子純度鑒定方法綜述1
農作物種子純度鑒定方法綜述1
農作物種子純度鑒定方法綜述
王從彥 胡穎 郭二輝 田朝陽 李曉慧
(河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河南農業科學院園藝所)
高產、優質、抗病的優良品種是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前提。然而種子質量的優劣是品種特征特性能否充分發揮的關鍵,而種子純度則是種子質量的重要指標。生物學種子純度(genetic purity of seed)是指供檢樣品中本品種的種子數(或株穗數)占供檢樣品總數的百分率。一批種子所屬品種、種或屬與標簽上的標明是否相同,是否名副其實,稱為種子的真實性(genuineness of seed)。目前,我國有關控制種子質量的相關法律、法規還尚不健全,種子質量檢測技術還不完善。因此,制假、售假事件時有發生,使國家和農民利益受到很大的損害,成為良種推廣、作物產量提高的一大潛在障礙。要解決這一問題,除需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以外,還需建立起一種簡便又快速、準確而經濟的種子純度檢測方法。
隨著生化分析和分子技術的迅速發展,農作物品種鑒定和種子純度檢驗方法,己由外觀形態觀察鑒定,發展到生理生化水平和DNA分子水平上的鑒定。當前,農作物種子純度鑒定技術大體可分為四類:一是形態觀察鑒定技術,二是物理化學鑒定技術,三是蛋白質電泳鑒定技術,四是DNA分子標記鑒定技術。
1 形態觀察鑒定技術
1.1種子形態鑒定
品種間的區別有時體現在種子外觀形態的差別上。種子形態特征是植物生活史中最穩定、可靠的性狀之一,是鑒定品種的重要依據。對于西瓜種子而言,可根據種子的大小、形狀(長寬比)、飽滿度、色彩亮澤等特征加以區分。該方法簡單、快速、方便、直觀,目前,在生產上使用較為廣泛。但是,就種子而言,能夠真正用作品種鑒定的形態學特征畢竟有限,且種子形態在種子成熟過程中比較易受氣候、水肥等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這將給利用種子形態上的差別,鑒定種子純度帶來進一步的困難。當品種繁多、品種間形態差異較小時,就難以區分,所以,準確性相對不高。
1.2幼苗形態鑒定
幼苗形態鑒定法又叫田間種植鑒定法,是傳統的、可靠的、準確的純度鑒定方法。幼苗形態鑒定是將種子種植在一致的控制環境下進行幼苗和植株的測定,根據幼苗或植株,在生育期間的形態特征和生物學特性為依據進行鑒定。鑒定的最佳時期是作物典型性狀表現明顯期,不同的作物鑒定的最佳時期不同。幼苗形態鑒定法比種子形態法和快速法的使用范圍明顯擴大,因為可鑒定的性狀特征多了許多,是室內純度鑒定比較常用的方法。
幼苗鑒定可以通過兩個途徑:第一條途徑是提供給植株加速發育的條件,如給予幼苗加速生長發育的條件(如較高溫度和長日照),或者減少植株季節性條件的需求,當幼苗達到適宜鑒定的發育階段時進行鑒定,當幼苗達到適宜鑒定的發育階段時,對全部或部分幼苗的芽鞘、中胚軸的顏色進行鑒定。另一種途徑是讓植株生長在一定的逆境條件下,根據不同品種對逆境的不同反應來鑒別品種。如控制營養條件,將品種生長在缺乏營養,特別是缺磷的條件下,將加速幼苗胚軸系統的紫色或紅色色素的發育,或者把幼苗和植株暴露在殺蟲劑條件下生長,觀察對殺蟲劑的損傷反應,并記錄殺蟲劑改變生長的程度。
幼苗形態鑒定法,主要依據一定生育時期的形態特征、雜種優勢、逆境生理、抗性強弱或性狀標記來實現。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基因是順序表達的,在特定階段由特定的基因來控制,因而,表現出特定階段的性狀,如子葉形狀、葉色、葉緣色、芽鞘色、苗相、根系發育、真葉生出時間等。可以通過這些性狀來區別不同品種。
幼苗形態鑒定法在特定條件下進行,是一種設備簡單,容易操作,成本較低,鑒定周期短,受鑒定者人為因素影響小,較為客觀,結果相對準確,是可靠的室內檢驗方法,已在生產中廣泛應用。但這種方法也有局限性:首先所需周期長且費工占地,并受季節限制,對當年生產的種子純度難以確定,給種子收購定級和調用造成困難;其次對因環境條件影響所引起的變異,與本品種遺傳所產生的變異,區分較為困難;同時,鑒定結果還受鑒定者的技術水平和鑒定經驗影響;另外通過該方法能把兩個遺傳基礎接近的組合種子在個體差異上進行區別,但很難在群體內將它們區分開來;最后該方法能用于鑒定的性狀相對較少,所以幼苗形態鑒定法只能用于品種間有明顯差異的鑒定。故而幼苗形態鑒定法在實際生產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農作物種子純度鑒定方法綜述2
- 下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