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袁隆平雜交水稻走國際化道路
袁隆平雜交水稻走國際化道路
來源: 本站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0-03-29 閱讀次
袁隆平雜交水稻走國際化道路
自從袁隆平發明“雜交水稻”以來,中國水稻技術在世界上一直處于領先狀態,在水稻方面的研究也一直備受各界關注。最近袁隆平又被法國授予農業成就勛章。袁隆平的技術,不但解決了養活自己的這個世界難題,讓自己不再愁糧食供給,而且也為其他國家帶去了解決溫飽問題的方法。推薦使用儀器:風速計/風速測量儀,智能化農業環境監測儀/多參數環境記錄儀。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球超過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1974年,中國科學家袁隆平領先世界成功研究出三系雜交水稻,并于1995年取得兩系雜交稻研究成功,同時進入大面積商業化種植。1996年,他領銜中國科研人員進入超級雜交稻攻關。出人意料的是,這項率先由日本科學家啟動未見成果的超級雜交稻攻關,中國科學家另辟蹊徑,一路凱歌,先后突破大面積畝產700公斤、800公斤大關,畝產900公斤難關也突破在即。
袁隆平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基數已達1600萬公頃,占總水稻面積的57%,面積每年還在遞增;全國雜交水稻平均產量為7.2噸/公頃,比常規水稻單產每公頃高出1.4噸,每年種植雜交水稻增產的糧食可多養活7000萬人口。
與此同時,我國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成果已在越南、印度、菲律賓和美國等大面積生產應用,并取得顯著增產效果。自中國幫助越南引進并試種雜交水稻以來,越南試種的雜交水稻產量較當地常規稻增產20%以上;印度借鑒中國經驗,也取得較常規稻增產約30%的成果。
此外,在菲律賓、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厄瓜多爾、幾內亞、馬達加斯和美國等中國雜交水稻播撒之地,增產喜訊頻傳。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世界500強企業“杜邦”旗下全資子公司——美國先鋒公司在內的跨國企業高管,耳聞目睹中國科學家袁隆平通過科技使人民生活得到的改善,也主動請纓成為助推中國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的外援。
袁隆平頗有把握地告訴記者:如果雜交水稻種植推廣面積能占到水稻總種植面積一半,按每公頃增產2噸計算,全球增產糧食就可再養活4億人口。
相關鏈接:
缺糧國家頻求增產“漢方”
目前,世界人口超過60億,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80億。與此同時,每年轉為其他用途的土地面積達到1000萬-3500萬公頃,其中一半來自農田。此漲彼消的后果,對于有著10億饑餓人群的世界顯而易見——饑荒還將加重。去年至今,來自部分糧食短缺國的官員、專家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接踵探訪星城,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求取真經,力求通過掌握實現糧食增產的“漢方”,創造化解世界糧荒的奇跡。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山東將在4月初開始氣溫回升
- 下一篇:今春化肥市場不溫不火狀態鮮有改觀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